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福建省福州市
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副部级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福建省和厦门市重点共建高校,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入选国家“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牵头发起高校,中欧商校联盟、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创始会员,大学通识教育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海西医学联盟、中国高校自贸区研究联盟成员。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31日
序号 |
招生大类名称 |
招生科类 |
分流专业 |
授予学位 |
系名 |
学院/ |
|
1 |
人文科学试验班 |
文、理 |
戏剧影视文学 |
艺术学 |
戏剧影视系 |
电影学院 |
|
汉语言文学 |
文学 |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
汉语言 |
文学 |
||||||
历史学 |
历史学 |
历史学系 |
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 |
||||
考古学 |
历史学 |
考古学系 |
|||||
哲学 |
哲学 |
|
哲学系 |
||||
2 |
新闻传播学类 |
文、理 |
新闻学 |
文学 |
新闻学系 |
新闻传播学院 |
|
广告学 |
文学 |
广告学系 |
|||||
传播学 |
文学 |
传播学系 |
|||||
国际新闻与传播 |
文学 |
|
|||||
3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文、理 |
英语、日语、法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 |
文学 |
英语语言文学系、日语语言文学系、法语语言文学系、欧洲语言文学系 |
外文学院 |
|
4 |
法学类 |
文、理 |
法学 |
法学 |
|
法学院 |
|
5 |
社会学类 |
文、理 |
社会学 |
法学 |
社会学系 |
社会与人类学院 |
|
人类学 |
法学 |
人类学与民族学系 |
|||||
6 |
公共管理类 |
文、理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法学 |
政治学系 |
公共事务学院 |
|
行政管理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系 |
|||||
7 |
国际政治 |
文、理 |
国际政治 |
法学 |
国际关系系 |
国际关系学院 |
|
8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文、理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法学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9 |
经济学类 |
文、理 |
金融学 |
经济学 |
金融系 |
经济学院 |
|
财政学 |
经济学 |
财政系 |
|||||
税收学 |
经济学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
|||||
经济学(专业分流到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暨经济学国际化专业建设计划的学生将就读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邹至庄经济研究院) |
经济学 |
经济学系 |
|||||
|
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
||||||
|
邹至庄经济研究院 |
||||||
10 |
金融工程 |
文、理 |
金融工程 |
经济学 |
金融系 |
经济学院 |
|
11 |
统计学类 |
理工 |
经济统计学 |
经济学 |
统计学与数据科学系 |
||
统计学 |
理学 |
||||||
12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理工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理学 |
|||
13 |
会计学(含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 |
文、理 |
会计学 |
管理学 |
会计学系 |
管理学院 |
|
审计学 |
管理学 |
||||||
财务管理 |
管理学 |
财务学系 |
|||||
14 |
工商管理类 |
文、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管理学 |
企业管理系 |
||
工商管理 |
管理学 |
||||||
市场营销(含数智营销方向) |
管理学 |
市场学系 |
|||||
旅游管理 |
管理学 |
旅游与酒店管理系 |
|||||
15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文、理 |
管理科学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系 |
||
电子商务 |
管理学 |
||||||
16 |
数学类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系 |
数学科学学院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学 |
信息与计算数学系 |
|||||
统计学 |
理学 |
概率与数理统计系 |
|||||
17 |
物理学类 |
理工 |
物理学 |
理学 |
物理学系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
天文学 |
理学 |
天文学系 |
|||||
18 |
化学类 |
理工 |
化学 |
理学 |
化学系 |
化学化工学院 |
|
能源化学 |
理学 |
||||||
化学测量学与技术 |
理学 |
||||||
化学生物学 |
理学 |
化学生物学系 |
|||||
19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理工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工学 |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 |
||
2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理工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
材料学院 |
|
21 |
能源动力类 |
理工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新能源学系 |
能源学院 |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储能学系 |
|||||
22 |
海洋科学类 |
理工 |
海洋科学 |
理学 |
海洋化学与地球化学系 |
海洋与地球学院 |
|
物理海洋学系 |
|||||||
地质海洋系 |
|||||||
海洋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
|
||||||
海洋技术 |
理学 |
|
|||||
应用海洋物理与工程系 |
|
||||||
23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理工 |
环境科学 |
理学 |
环境科学系 |
环境与生态学院 |
|
环境与生态工程系 |
|
||||||
生态学 |
理学 |
生态学系 |
|
||||
24 |
计算机类 |
理工 |
人工智能 |
工学 |
人工智能系 |
信息学院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
||||
软件工程 |
工学 |
软件工程系 |
|
||||
25 |
电子信息类 |
理工 |
通信工程 |
工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系 |
信息学院 |
|
电子信息工程 |
工学 |
电子工程系 |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
|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工学 |
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系 |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电子科学系 |
|
||||
26 |
工科试验班 |
理工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工学 |
仪器与电气系 |
航空航天学院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机电工程系 |
|
||||
飞行器动力工程 |
工学 |
动力工程系 |
|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工学 |
飞行器系 |
|
||||
自动化 |
工学 |
自动化系 |
|
||||
27 |
建筑类 |
理工 |
★建筑学 |
建筑学 |
建筑系 |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
|
★城乡规划 |
工学 |
城市规划系 |
|
||||
28 |
土木类 |
理工 |
土木工程 |
工学 |
土木工程系 |
|
|
29 |
生物科学类 |
理工 |
生物科学 |
理学 |
生物学系 |
生命科学学院 |
|
生物技术 |
理学 |
生物化学系 |
|
||||
|
|
免疫与微生物学系 |
|
||||
|
|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系 |
|
||||
|
|
细胞生物学系 |
|
||||
30 |
药学 |
理工 |
药学 |
理学 |
药学系 |
药学院 |
|
31 |
中医学 |
理工 |
★中医学 |
医学 |
中医学系 |
医学院 |
|
32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
理工 |
★预防医学 |
医学 |
预防医学系 |
公共卫生学院 |
|
医学检验技术 |
理学 |
实验医学系 |
|
注:
1.厦门大学实行“宽口径、厚基础、跨学科、国际化、重实践、求创新、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厦门大学大类招生的学生选择专业暂行办法》进行专业分流,确定专业(或方向)。
2.厦门大学开展国际化专业建设计划,依托经济学、统计学、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财政学、新闻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物理学、海洋科学、法学和外国语言文学等优势学科,探索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专业核心课程逐步采用双语或全英语教学。其中经济学、统计学、金融学、财政学国际化项目由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和经济学院共同承担教学和培养任务,采用全英文授课。
3.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因人才培养需要,要求具有较高的英语和数理基础。
4.凡有“★”标识的专业学制为五年,其余专业学制均为四年。
5.以上专业大类如有调整,录取专业(类)名称以实际发放录取通知书为准。
6.入校后可供分流专业如有调整,以届时实际公布的专业名单为准。
资料来源: 厦门大学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 ,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 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 在建校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学校发来贺信。贺信指出,厦门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大学。100年来,学校秉持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立校志向,形成了“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优良校风,打造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建有思明校区、漳州校区、翔安校区和马来西亚分校,设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以及33个学院(直属系)和16个研究院,形成了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12个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拥有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设有32个博士后流动站;3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自主设置二级交叉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22年,教育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共6个学科入选国家公布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近30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比74.3%。共有两院院士32人(含双聘18人),文科资深教授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2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30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9人、特岗学者2人、青年学者2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0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38人、青年拔尖人才17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8人;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2项、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4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0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8000余人、博士研究生5000余人。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优秀原则和创新实践研究典型案例”,学校是中国也是东亚地区唯一入选高校。学校获第六、第七、第八届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5项。8个学科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1个专业(13个项目)入选教育部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4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4门课程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课程。学校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2门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现有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6名教师入选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学校设有3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牵头单位),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3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高端智库(培育)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
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深入开展,已与境外259所高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与52所世界知名高校开展实质性交流合作。学校积极参与国际中文教育工作,已在五大洲的12个国家建设14所孔子学院和48个孔子课堂,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承建数量最多、孔子学院分布最广的中方合作院校之一。在对台交流方面,已成为台湾研究的重镇和两岸学术、文化交流的前沿。2014年7月,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奠基,成为中国首个在海外建设独立校园的大学,被中央媒体誉为镶嵌在“一带一路”上的一颗明珠;已开设22个本科专业、7个硕士专业、4个博士专业,在校生6000余人、教职员工500余人,生源主要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33个国家和地区。
面向新百年,厦门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领航,在全面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上,全力奋进第二个百年目标,建成具有厦大风格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到2035年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到本世纪中叶,即到新中国成立百年之际,跃居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资料来源:厦门大学
以上数据截至2022年4月6日
厦门大学 | 华侨大学 |
福州大学 | 福建工程学院 |
福建农林大学 | 集美大学 |
福建医科大学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福建师范大学 | 闽江学院 |
武夷学院 | 宁德师范学院 |
泉州师范学院 | 闽南师范大学 |
厦门理工学院 | 三明学院 |
莆田学院 |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 福建江夏学院 |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